地礦新聞
在困境中重新崛起
4月28日,在陜西省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上,區調分公司總經理張孝文懷著激動的心情登上領獎臺,從省領導手中接過“全國工人先鋒號”這一飽含數年辛酸、心血和汗水的沉甸甸的獎牌。
省地礦總公司區調分公司(區研院)前身為中蘇合辦的“秦嶺區域地質測量大隊”,是建國以來從事區域地質調查最早、業績最為突出的專業隊伍之一,在國內區域地質填圖系統享有特殊地位和較高聲譽。56年來,該單位地質工作者先后為國家探明了鐵、鋅、鎢、鉻、磷、金、鋁土礦、石灰巖等多種礦產資源,足跡遍及豫、鄂、陜、甘、川、藏、新、青、內蒙九省(區),在全國率先完成本省1∶20萬區域地質填圖工作,出版了新中國成立后國內第一幅1∶20萬地質圖和陜西省第一幅1∶5萬地質圖。先后圓滿完成了1∶20萬、1∶5萬、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和地球化學測量約70萬平方千米;完成了以《陜西區域地質志》、《秦巴花崗巖》、《1∶50萬陜西省地質圖》、《1∶50萬陜西省鐵、銅、硫、磷礦產分布規律與找礦遠景圖及說明書》等為代表的地質科研項目300多項;完成一批以東秦嶺復合山鏈的形成———變形演化及板塊動力學研究(中法合作)為代表的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科研課題。發現了包括河南省南泥湖鉬鎢礦(獲部找礦特等獎)、陜西省公館汞銻礦(獲部找礦一等獎)、湖北省竹山廟埡鈮稀土礦(獲部找礦一等獎)、陜西鳳太和甘肅西成盆地鉛鋅礦等在內的100多個大、中、小型礦床;向國家提交各類成果報告800余份,40余項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100多項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作為國家區域地質調查的先行者,區調分公司(區研院)為我國地質調查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曾多次受到國家和省部級嘉獎,1959年被評為全國公交系統社會主義建設先進集體,1978年在陜西省科學大會上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獎勵,1980年被原地礦部授予“在地質找礦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單位”光榮稱號。2000年、2006年兩度被評為局文明單位,曾先后有10余人被授予勞動模范、新長征突擊手、青年崗位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2004年,由于陜西省地質調查院(省地礦局下屬)的組建,從區調分公司抽調走60多名技術骨干,使得單位面臨解體困境。單位新一屆領導班子臨危受命,審時度勢,克服諸多困難,抓住機遇,大力引進人才,實現了百人技術隊伍計劃,重視資質建設,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推行內部改革,逐步從傳統的區調專業隊伍向多領域、多學科、綜合性的技術隊伍轉變,工作區域和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寬,取得了重大成績。為了解決人才危機,單位領導多次親自登門造訪,誠心相邀,用人格力量感動因單位原因被迫外出打工而且有高薪待遇的下崗技術人員愉快歸隊;另一方面多次不辭辛勞奔赴省內外各大地質院校招聘學生;還對重新上崗骨干人員和招聘來的大學生,在住房、待遇等方面給予照顧和幫助,在工作上給予支持和鼓勵,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使他們的才能在振興區調分公司的道路上得以充分發揮。在解決人才問題的同時,單位還把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作為單位發展的重中之重,多方捕捉信息,在抓緊抓好省內地質礦產基金項目、市場項目招攬的同時,奔新疆、赴西藏、去內蒙想方設法攬項目,用辛酸、汗水、心血確保了單位活源充足。到目前為止,該單位在新疆、西藏和內蒙已站穩了腳跟,并以較高的質量信譽和工作業績贏得了多數項目滾動續作的機遇。該單位還十分重視資質建設,近年來經過不懈努力,先后取得了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土地規劃3個甲級資質,并取得災害治理、測繪、工勘施工等多個乙級資質,這些都在單位發展中產生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單位重視礦產興企工作,并為之進行不懈努力,取得了較好成效。經過艱辛運作,先后爭取到了5個自有礦權和1個合作礦權,填補了單位礦權登記工作的空白。近年來,經過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單位取得了不俗業績。地質礦產方面,發現近20處銅、金、鉛鋅礦點,在西藏乃東地區發現了中型銅礦、新疆民豐地區找到大型銻礦、陜西旬邑地區發現大規模油頁巖礦體;在做好地質主業的同時,積極服務地方經濟,承擔施工的永壽縣碾子溝煤礦勘探項目得到陜西省政府重視,開展省內近三分之一縣區的土地規劃編制任務,完成了咸陽市礦產儲量檢測工作,尤其在地熱普查、詳查方面成果突出,咸陽市成功命名“中國地熱城”,區調分公司功不可沒。2010年順利通過國家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經營產值由2005年的500多萬元上升到現在的近8000萬元,職工收入逐年提高,名列系統前茅。2007年獲得咸陽市文明單位稱號及陜西省地礦局抗震救災先進單位,2010年獲得咸陽市“誠信納稅人”稱號并再度獲得陜西省地礦局文明單位稱號,2011年榮獲國土資源部“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先進集體”稱號。分公司總經理張孝文榮獲2011年度省國資委“國企先進經營管理者”稱號,副總經理邢憲龍榮獲2010年度國土資源部礦業權核查突出貢獻獎。單位在抓經濟的同時,不忘施惠于民,實施了住宅區綠化、辦公樓裝修等一系列民心工程,溫暖了職工群眾的心,增強了全公司的凝聚力。
目前,區調分公司(區研院)正在以只爭朝夕的頑強拼搏精神,向著年產值過億元的資源型企業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