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礦新聞
天上阿里,“北跨西進”的陜西地礦人
——陜西地礦區研院西藏分公司2025年各項目工作有序推進
2025年2月25日,作為西藏阿里地區技術援藏單位代表的陜西地礦區研院西藏分公司召開阿里地區工作專項會議,各專項團隊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全面開展各類地質項目,矢志筑牢雪域高原自然資源安全屏障。
一、改則縣地質災害“三查”項目
改則縣平均海拔逾4500米,縣內地質災害隱患點星羅棋布,汛前排查工作面廣、點多。自2025年4月項目啟動以來,項目團隊以“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豪情,在零下20℃極寒環境中踏勘丈量,對縣域90個在冊隱患點實施“點線面體”多維解構,構建涵蓋隱患類型、發育特征、威脅范圍的信息矩陣,全面實現“一隱患一檔案、一區域一圖譜”的精細化管理,將“三查”足跡鐫刻在4700米雪線之上。
二、獅泉河流域表層沉積物重金屬污染源解析與評估科研專項
該科研專項啟動以來,西藏分公司統籌部署內外業雙軌并進作戰方案。在技術路徑上,綜合應用BCR 3步連續提取法,并使用ICP-MS測定形態樣品的重金屬含量,同步開展粒度、有機質、pH值等環境參數檢測,構建隱患識別網絡;在實施推進中,對獅泉河主流及一級支流近100公里、138處點位實施“拉網式”排查,以“科學溯源、精準防控、系統治理”為原則,深度融合地質地球化學、環境工程與空間信息技術統籌分析。
三、日土縣、改則縣、措勤縣2024年度國土變更調查項目
2025年3月收到西藏阿里地區日土、改則、措勤三縣2024年度國土變更調查部級反饋意見后,技術團隊頂風冒雪穿行于羌塘無人區。縱遇極端氣候突襲,亦如“先遣連”精神傳人般風雪無阻。經過多日連續奮戰,順利完成三縣國土變更調查成果“二上”報部工作。
四、札達縣、日土縣、改則縣草原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項目
截至2025年4月,項目團隊通過組織雙語干部逐戶宣講解讀《確權登記問答手冊》,成功破解了牧區群眾政策理解難題。面對海拔超4000米作業區年均零下30℃的極寒環境,在僅有的三個月黃金勘測窗口期內,堅持以“一戶不落、一地不漏”的原則逐戶核實發包方、承包方信息,地塊四至及面積,填寫《承包方調查表》《地塊調查表》等各類紙質報表7.1萬份,同步生成紙質登記簿7900余冊,嚴格遵循《檔案法》實行“雙套制”歸檔。
五、情系阿里續寫新時代地質華章
展望后續工作,陜西地礦區研院西藏分公司將聚焦三大攻堅方向:一是推進地質業務延伸,參與礦區水文勘查、土地質量評估、土壤污染修復等項目,打造西藏首個國土空間全要素技術服務平臺;二是實施智能監測設備升級工程,注重業務模式的創新,探索“互聯網+國土”“大數據+規劃”等新模式,推動業務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三是強化“規劃—設計—實施—監測”全鏈條服務能力,深化“本地深耕+區域拓展”策略,緊密圍繞國家新型城鎮化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不斷加強本地化服務體系建設,在雪域高原續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地質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