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礦新聞
借鑒“英雄地質隊”之英雄路 譜寫陜西地礦六隊發展新篇章
劉曉東
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重要回信,是對全國廣大地質工作者獻身地質事業并取得豐碩成果的充分肯定,飽含著對地質人的殷切希望,同進也給地礦事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注入了強大的時代動能。黨的二十大報告將能源資源安全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去年12月中旬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自然資源部已全面啟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這些重大布局必將為地勘單位帶來新一輪的發展空間,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這個變化,搶抓這個機遇。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我結合陜西地礦六隊實際,談談以下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精準施策,構建勘查主業新格局。
要做強地質勘查,加快找礦突破。一是加強對已探明或正在開發礦產地的“攻深找盲”和“周邊探礦”力度,通過對已知礦床成礦規律研究,拓展賦礦空間、成礦區帶內同類型礦床的發現以及對共伴生有益元素的綜合評價,進一步擴大資源儲量和資源種類,延長礦山服務年限。二是加強理論創新,加大科研和技術裝備投入,尤其要加強對國家、省級整裝勘查區、礦集區的科研投入,推動找礦理論創新,以“點”帶“面”尋求突破。小秦嶺作為六隊傳統工作區,近幾年我們充分運用綜合物探手段,以深大斷裂和隱伏巖體為研究重點,建立成礦模型,圈定和驗證找礦靶區,力爭在新類型礦床找礦上有重大突破。三是緊盯保障戰略性礦種找礦勘探,積極利用六隊以往積累的地質資料優勢,深挖資料潛力,圍繞戰略性資源礦種勘查需求,積極申請國家或省專項探礦資金支持,承擔重大地質項目。
二、扛起礦產開發大旗,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作為國有地勘企業,我們肩負著服務國家能源資源戰略安全保障和發展自身的雙重任務。要發展,堅持礦產開發主業是必由之路,必須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打造一流的礦產品供應商。要扎實走好三個路徑,首先要加大現有礦山探采礦權的探礦增儲工作,加強技術革新和系統升級改造,建設規模化、機械化、數字化的綠色礦山,守住生態紅線,保障資源供給。其次要積極推進優質礦權探轉采。對現有礦權進行系統梳理評估排序,由專家掛帥,對優質礦權重點投入,重點突破。再次要提增優質礦權數量。優質礦權是礦產開發實體經濟的先決條件和牢固支撐,要充分利用我們的專業隊伍優勢,積極捕捉礦權交易信息,瞄準周期短、容易變現的戰略性礦種(如金、銅、鐵、瑩石等),加大優質礦權的收、并購力度,為做強做優做大礦產開發夯實基礎。
三、做好民生地質技術支撐,推動地礦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服務于美麗中國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地質需求越來越廣泛。民生地質服務于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地質災害防治、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旅游地質、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礦產品全產業鏈的綜合利用、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已成為地質行業轉型發展的新動能。六隊作為傳統地勘單位,要根據自身特點,堅持需求導向,找準目標定位,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主動融入地方經濟,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四、對標先進看差距,練強內功比爭先。
作為原地礦部授予的“功勛地勘單位”和國務院授予的“英雄地質隊”,30年間山東六隊找到黃金資源量近2800噸,而我們陜西六隊找到的金資源量僅僅300噸左右,找礦成果遠不在一個量級,他們是行業翹楚,而我們遠在“百強”之外。“英雄地質隊”走出了新時代的英雄之路,他們從三山島蝕變巖性金礦發現、到“焦家式”金礦理論體系建立、再到“階梯式成礦模型+精細地球物理模型”找礦方法,充分體現了創新金礦勘查理論與勘查技術對找礦突破的引領支撐。同時,他們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新時代“三光榮”“四特別”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緊緊服務于礦山企業和社會需求的責任擔當、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等方面發展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學習。面對即將到來的新變化、新機遇,我們要對標山東六隊,補短板、強科研、練內功、抓突破,努力以一流的創新能力迎接新機遇的挑戰,奮力譜寫陜西地礦六隊發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