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礦新聞
傳承“三線精神”地礦青年砥礪前行
20世紀60年代,國家啟動“三線建設”,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干部工人、科技人員響應黨的召喚,義無反顧地奔赴祖國的大西南和大西北,無私地奉獻他們的青春、心血和才華,創造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它是三線建設者們的精神支撐,也成為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線精神”是一種傳承,它是一代代熱血兒女用青春、汗水和熱血澆灌的。當年,三線建設者們自愿放棄優越的生活,堅守在環境惡劣、交通不便、經濟落后、生活艱苦的大山之中,以革命加拼命精神和干勁,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完成一個個工程項目,最終建設成規模龐大的工業和國防體系,創造出偉大的成就,為黨的事業作出了貢獻,為共和國屹立世界強林作出了貢獻。
“三線精神”距離新時代青年并不遙遠,時至今日依然鼓舞著我們。不信你看,大到國之重器,小到日常生活,無處不有青年科學家、青年工程師、青年創業者、快遞小哥等青年建設者、創造者,還有那疫情面前逆行的青年醫生護士、青年志愿者,洪水面前堅守江河大堤、護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青年戰士……美好生活離不開每個人的奉獻,也包含我們新時代青年的創造和守護。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無時無處不活躍著新時代青年奮斗者,無處不活躍著新時代青年創造者,他們用青春和奮斗扮靚了我們的世界。
在新時代的青年奮斗者、創造者中,也有我們地礦青年的身影。我們頑強拼搏、充滿干勁,足跡遍布高山大川、戈壁平原,我們在找水、找礦、測量、勘探和地質災害排查等野外工作中吃苦耐勞,面對雨雪冰霜、烈日寒風都無所畏懼。我們是新時代“三線精神”“三光榮”精神的踐行者、發揚者、續寫者,我們雖然年輕,但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奮斗、不斷奉獻,我們能夠背負起前輩對我們的期望,我們完全背負起了前輩對我們的期望。
“三線精神”一直伴隨、鼓舞、鞭策地礦青年砥礪前行。新時代的地礦青年,正趕上地礦行業深化改革,親眼目睹、親自參與了改革發展全過程,享受到了發展成果。特別是我們陜西地礦集團,從改革之初至今的經濟增速在省國資委監管的功能類企業綜合排名靠前,在全國地勘行業內領先。面對新挑戰新使命,更加需要砥礪奮進的精神,需要勇攀高峰的勇氣,需要一種無私奉獻、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干勁。年輕的我們,必須沿著前輩走過的道路繼續前行,不斷學習、創新創造,把本職工作干好干優,努力成為陜西地礦的中流砥柱。
任何時代都屬于像三線人一樣的奮斗者。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導我們青年,“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他的教導,如北斗指引著青年的人生航向,如甘露滋潤著青年的胸懷,我們目標明確、倍感溫暖、平添力量。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環境更加復雜,發展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前路將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我們新時代青年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毫不畏懼地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辟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用奮斗刷新生活,用實干點贊新時代。我們新時代地礦青年,面臨地礦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實踐,我們要順應地礦行業改革的趨勢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大膽嘗試,積極探索,立足崗位積極創新創造創業。
我們新時代地礦青年一定不負期望,聚力地礦集團轉型升級、“三大發展戰略”和“三個地礦”奮斗目標,從一線干起、從艱苦中干起,腳踏實地,把汗水揮灑在實現“百億地礦”目標和高質量發展奮斗中,為“三線精神”,亦為“三光榮”精神,更為偉大的民族精神添加新的內涵、新的注腳和濃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