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板塊
傾情找水寫華章
省地礦總公司908分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引大聯強,不僅使單位走出了困境,煥發出勃勃生機,經濟效益成倍增長,同時還闖出了一條技術創新的成功之路。1月23日,在陜西省國企改革發展和國資監管工作表彰會議上,908分公司榮獲科技創新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是省國資委系統對該單位幾十年來工作成績的充分肯定。
40載的滄桑砥礪,40載的春華秋實,908分公司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水工環”為主導產業,緊緊圍繞“一主兩翼”的產業發展思路展開工作。正是因為他們有著地質人甘于奉獻的艱苦奮斗精神,為缺水區人民的吃水工程艱難跋涉,為克服打井的盲目性不斷探索,他們被當地人民稱做“找水的股耾之臣”。
陜北能源化工基地位于毛烏素沙漠區和黃土梁峁山區,干旱和缺水是該地區的主要特點。多年來,“水”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各級政府。
缺水從專業角度講有三種類型:一是資源性缺水,這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只能通過其他手段予以補償;二是水質性缺水,是因為有咸、苦等非生活飲用水存在,這種缺水可通過工作,凈化或找到合格的生活用水,緩解或解決缺水問題;三是工程性缺水,是因為工作沒有做到或是取水手段的不相適應而造成的缺水,在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中,缺水主要是工程性缺水。
在缺水區,普查地下水資源并非易事,要把地下水取出來更不簡單。因為地下地質構造復雜,與預測往往有差距,野外工作程序相當復雜,要求也更精細。那么,陜北地下水資源究竟怎樣?能否滿足當地群眾生產、生活需要?如何依靠科技手段,取到更多更好的地下水?
這是個難題,對908分公司來說更是挑戰。對此,908分公司組織科技人員不斷分析、研究,通過對原有地質資料二次開發,運用新科技理論和技術創新,在這一地區進行詳細的地質勘查工作。他們因地制宜,終于探索出一套靈活的勘探打井取水辦法。并根據幾十年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出多種系統取水模式,采用多種取水方式,先后在榆陽區紅石峽、鎮川皓海鹽化廠、綏德縣城、神木石窯店工業園區、吳堡橫溝工業園區、府谷郭家灣等地成功取得可用水源,解決了集中供水問題。
在陜北府谷,908分公司依靠科技創新的力量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打出的幾十口深層巖溶供水井,為府谷幾大工業集中區的能源化工項目直接提供了水資源保障。這些對府谷地區地下水資源的勘察研究,為中國北方巖溶地下水賦存條件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式,不但解決了制約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發展的缺水瓶頸,而且查清了能源區水資源基本情況,為能源化工基地的工業布局提供了水資源保障基礎,為榆林乃至陜西省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中,有許多嚴重缺水地區,榆林市就是一個典型。在當時鉆井風險低但取水少的情況下,908分公司決定減少鉆探方面的投資,加大對水平取水技術創新的投入。采用獨創的高壓滲流井等取水技術,不建水庫、不砌壩、不污染地表環境,依靠它激發地下水,充分開發利用水資源,最終以低成本取得可用水源。隨后,高壓滲流井技術相繼在綏德、神木、府谷、吳堡等地成功應用,及時解決了當地供水問題,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中,有許多嚴重缺水地區,使用傳統的管井、滲渠等,效果均不理想。為此,908分公司不斷創新,在潛心研究滲流井的基礎上,結合陜北地區水文地質條件,獨創性地開發了大口輻射井。相比之下,此技術工期短、水質好、水量大,而且便于管理、費用較低,一舉解決了自然貧水、缺水問題,為基地開發建設探索了一條新的找水途徑,也為多家用水單位所青睞。
曾被多家地勘單位判了找水“死刑”的府谷縣郭家灣工業園區,經過908分公司技術人員精心會診,認真研究和技術攻關,終于找到相對豐富的地下水賦存帶,隨后及時進行大量的野外地質勘查和實地使用最新的儀器設備。1個月后,府谷縣郭家灣工業園區被908分公司的“找水英雄”用妙手回春之力起“死”回“生”。一眼大口輻射井成功打了下去,取得日出水量數千方的可喜成果,被當地人嘆為奇跡。園區的建設一下子由設想變為可能,從前很不起眼的一片土地,一瞬間由門可羅雀變成了門庭若市。不僅如此,在908分公司完成的每一個項目中,都不同程度地蘊含著他們的技術改進和工藝提高,也處處體現著這支隊伍的辛勞汗水和創新結晶。
經過40余年勘察、找水和科學的施工論證,908分公司在陜北各個地區都實現了找水取水新的突破,進一步證實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缺水,多屬工程性缺水。只要依靠科學理論指導,利用全新找水方法,采取合理取水手段,配合精湛的施工工藝和不斷創新的技術手段來取水,就能防止水資源浪費,實現合理開發,避免環境污染,完全可以滿足能源化工基地近期開發建設的需要。
為了找到更多更好的可利用水資源,找到水質較好的含水段作為成井段,908分公司除了在鉆井技術方面不斷創新,還涉足其他高端技術設備,解決人民群眾生活飲水問題,提高了人民群眾飲水質量。
時任分公司總工程師的馬思錦和隊員們通過對多年積累的陜北水文地質資料分析論證,采用多種科技手段及先進的成井工藝,將帕克(Packer)定深分層取樣系統應用于找水勘探中,實現了“咸中找淡”。定邊縣學莊鄉地下有淡水含水層段,如果采用先進的探測手段,有可能實現“咸中找淡”,在混合含水層中找到淡水層,解決當地人畜飲水問題。2008年10月,908分公司在分析學莊鄉地下水賦存條件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淡水體的形成和分布條件,采用科學先進的“分層找水、分層取水、咸中取淡”技術理念,按最優條件選定了供水井井位。綜合水文測井、地層含鹽量分析等資料,初步確定可能的淡水含水層段。施工中,項目組在無任何參考資料和施工經驗的情況下,在近千米的鉆探過程中,采用Packer試驗系統進行逐段試驗,最終確定可以利用的含水層段后,以分層取水方法成井,有選擇地開采水質好的含水層段,取出了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淡水源,解決了5000余人的生活用水問題,同時也為全國同類地區實施“咸中找淡”,解決飲用水源問題提供了找水思路和工程示范。現在吳起縣城供水、定邊縣鄉鎮供水中已經開始按照908分公司提供的技術方法實施找水工程。
從尋找能源化工基地水源地到人們生活用水水源,這些一幕幕鮮為人知的動人事跡,在908分公司隨處可見。他們執著地追求這個既辛苦又勞累的事業,幾十年如一日,他們為能源化工基地經濟快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水資源保障。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發展、建設離不開908分公司的貢獻。該單位此次在陜西省國資委監管的多家企業科技創新評選中脫穎而出,這是幾十年來廣大干部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從此揭開908分公司地質找水工作向中、深部進軍的又一新篇章。